學術不端文獻論文查重檢測系統 多語種 圖文 高校 期刊 職稱 查重 抄襲檢測系統
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支持本、碩、博各專業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 ! 支持“中國知網”驗證真偽!"期刊職稱AMLC/SMLC、本科PMLC、知網VIP5.3/TMLC2等軟件。
四、方法
●診斷標準不明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疾病的診斷標準都是有指南可以參考的。寫作時最好將診斷標準寫上。
●按照每個分子的檢測進行方法撰寫
在實驗中,有些實驗人員可能會將一個個分子的檢測方法分別寫出來,但是寫文章的時候,是根據采用的方法來羅列的。例如“western blot”,可以用于檢測很多分子。如果按照每個分子一個個寫,要把western blot重復多少次才行呢?
●統計方法缺失
這也是中國作者以往經常會犯的錯誤,但隨著國外期刊對文章統計分析的審查越來越嚴格,犯錯的情況也漸漸變少了。當然有些文章確實是不需要統計的,例如一些形態學的文章。但是只要文章涉及到數據比較,相關分析,因素分析等等,就一定要說明統計學。
〓我們都將前程似錦,與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結果or討論
五、結果
●含糊不清的描述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 tends to be higher in cancerous tissue than in pericarcinomatous tissue”。像tend to這樣的文字是不適合在科學文章中出現的。有沒有差異,是不是更高,都應該用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根據P值進行判斷。
再例如說,“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nd ...,however,...tend to be more ...”,沒有差異就是沒有差異,不能說誰稍好誰稍差。
●表中用樣本數目,而在敘述中用百分比進行敘述
這也是常見的寫作錯誤。有時候作者可能認為用百分比來敘述一個事實會更有吸引力。例如說“27% patients survived 3 years after ....”,但是表中關于這個生存的數據可能只是寫了樣本數目,這種時候,最好在27%后面打上括號,將樣本數目和總的樣本量都標上27%(樣本數目/樣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