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不端文獻論文查重檢測系統 多語種 圖文 高校 期刊 職稱 查重 抄襲檢測系統
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支持本、碩、博各專業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 ! 支持“中國知網”驗證真偽!"期刊職稱AMLC/SMLC、本科PMLC、知網VIP5.3/TMLC2等軟件。
——更看重“教學好”?!叭A松上課有三寶,案例、板書、喝水少。”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副院長蔣華松扎根講臺30多年,是學生心目中的“數學演說家”。在他的職稱評審材料中,沒有論文,僅有一項署名排在第3位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高等數學》等教材專著。2019年,南林調整政策,蔣華松通過主要面向教授公共課、基礎課老師的“教學專長型”類別評上正高級職稱。
北京理工大學人力資源部副部長楊靜說,2019年學校新增設專職輔導員崗位,單獨設置輔導員系列職稱晉升條件,并在職稱評審工作中實行單列指標、單獨評審。工作成績優秀的輔導員可晉升高級輔導員、正高級輔導員職稱,分別與副教授、教授同級別。
——更看重“能轉化”。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蔬菜專業的李靈芝老師,從事農技推廣5萬多畝,實現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培訓菜農和貧困戶近萬人次,帶動種植戶30000戶以上。但如果按老規矩評職稱,她這些成績還比不上一篇SCI論文。學校探索并實施“推廣型教授”職稱評審新規后,她獲評正高級職稱。
——更看重“有專長”。日前,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社科學院聘用一名臨界態物理學專業的科幻作家為一級講師,教《交流與寫作》課程;引進一名無論文無項目的“海歸”教創意寫作,僅因他曾在海外4所大學任教,擅長教授中英文寫作。
“教學為要。”該院院長陳躍紅表示,南科大學生急需改善他們的中英文寫作能力,“因此我們在引進教師的時候,不看他的帽子和論文,就看能不能教好?!?/p>
“公平關”?!霸u價標準要因人而異、因校而異。”陳躍紅表示,但學歷、研究能力、學術成果、代表作等專業評價指標本身是必需的,也是保障職稱評審公平的基礎,不能拋棄。
為確保公平,北京理工大學建立專家資源庫,探索強化同行評議制度,在學院初評過程中,引入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校外同行專家,在第二輪學校送審環節也增加了外送樣本量,由以往的三四份提升到九份,通過參考高水平的專家評審保障評聘質量。
“自主關”。“目前國內不少優秀創新成果首發在國外期刊上”,蘇新寧提醒有關部門應注意日益突顯的知識產權流失問題。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司方面表示,下一步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會同教育部等部門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安排,廣泛開展調研論證,充分聽取廣大教師意見建議,加快完成高等學校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使廣大教師充分享受改革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