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不端文獻論文查重檢測系統 多語種 圖文 高校 期刊 職稱 查重 抄襲檢測系統
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支持本、碩、博各專業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 ! 支持“中國知網”驗證真偽!"期刊職稱AMLC/SMLC、本科PMLC、知網VIP5.3/TMLC2等軟件。
最近一直在學習歷史學家秦暉教授關于中國思想史,中西方經濟體制方面的講座和文章,有很多收獲。他可以把很多問題講的很透徹,而且不無聊。我來分享一點自己的延伸思考。
在談到中國經濟崛起的原因的時候,秦暉教授的解釋是,在全球化情況下,中國的“低人權低福利”體制發揮了低成本,更高效的優勢,同時可以利用“高福利高人權”西方經濟體制帶來的科學技術。而西方經濟體制又沒辦法學習中國的“低人權低福利”優勢,促使了中國經濟的崛起。
當然如果在經濟隔離的情況下,“低人權低福利”體制并沒有優勢,既沒有西方的科學技術,也沒有全球市場,比如朝鮮。
“高福利高人權”西方經濟體制的優勢在于自由帶來的科技創新,這也是“低人權低福利”體制的弱項。目前的國際情勢是這種體制上的矛盾導致中西方關系惡化,有逆全球化趨勢。
投資市場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市場的最大不確定性是科技發展的不確定性,而股市的成長也最終是基于科技帶來的生產力的發展,從而創造更多的財富。
在目前的國際局勢下,如果西方對中國技術封鎖,加關稅,而中國又不能以改變“低人權低福利”的體制從而改善本國的技術創新。那中國的投資環境就會惡化,股市賺錢的難度就難以改善。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講,成熟、擅長自我糾錯的美股市場和“高人權高福利”的自由體制帶來的科技創新,依然是長期價值投資的首選。
以上是最近的一些思考,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歡迎指正交流。
下面是關于秦暉教授的介紹和一篇文章:
秦暉(1953年12月-),廣西龍勝人,歷史學家、經濟學家,1995年調入清華大學,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是當代中國有影響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F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秦暉:我的治學之路》
《對中國的問題,沒有人比秦暉剖析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