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不端文獻論文查重檢測系統 多語種 圖文 高校 期刊 職稱 查重 抄襲檢測系統
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支持本、碩、博各專業學位論文學術不端行為檢測 ! 支持“中國知網”驗證真偽!"期刊職稱AMLC/SMLC、本科PMLC、知網VIP5.3/TMLC2等軟件。
學術論文一般都應配上摘要。摘要有兩大功用:一是供讀者盡快判斷是否有必要閱讀論文全篇,二是為二次文獻的選錄、匯編提供方便。前者可使讀者節省大量時間,后者可使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廣為傳播。
寫學術論文的摘要有特定的規范要求。我國曾頒發了國家標準《文摘編寫規則》(GB6447-86);在國家標準《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中,也對摘要的寫法作出了若干規定。寫學術論文的摘要應做到:
1.簡潔。摘要不得簡單重復文題中已經表明的信息,不要用“據估計”“可能”等不確定性的詞句,要排除相關學科領域內常識性的內容,要力避引證和舉例,以做到言簡意賅。
2.完整。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摘要本身有論點、有論據、有結論,合乎邏輯,是一篇結構完整的短文,讀者不讀論文全文、僅讀摘要就能獲得相對完整的信息。
3.準確。摘要的內容與論文的內容要對應、相稱,不要在摘要中傳達論文未涉及的信息,也不要讓摘要丟失論文的重要內容,以保證摘要準確無誤地傳達論文的主旨。
4.平實。摘要無需對論文進行評價,尤其不能對論文進行拔高評價,如“本文超越前人的研究”“本文全面論述了這一問題”之類的話語就不能出現在摘要中,因為對論文的評價不是由摘要說了算的。故摘要的主語不能是“本文”“該文”“本文作者”“筆者”之類,而應以論文研究的對象為主語,如論文研究的對象是“素質教育”,那么摘要的主語就首選“素質教育”。
5.求新。摘要應將論文中原創的、最具新意的部分凸現出來,論文有什么新觀點、用了什么新論據、采用了哪些新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什么新結論等要在摘要中著重反映出來,因為人們判斷一篇論文是否有價值主要就是依據論文是否提供了什么新東西。
另外,摘要還要做到長短相宜(中文摘要200-300字)、準確使用名詞術語、恰當使用縮略語等。